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金融 收藏天地 正文

距今2500余年晋阳古城遗址首次发现唐末寺庙遗址

时间:2014-05-26 10:57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考古工作人员正在对晋阳古城遗址发掘
晋阳古城遗址发掘现场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24日向公众透露了有关晋阳古城遗址考古发掘的最新成果,在晋阳古城一号建筑基址首次发现一处兴建于唐末的寺庙遗址,该遗址的发现对晋阳古城整体布局的导向,以及下一步的发掘有着重要作用。

晋阳古城始建于公元前497年,距今2500多年,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赵氏起家的地方。在唐朝是与京都长安、东都洛阳齐名的北都。它经历了春秋初建、北朝繁荣、唐代鼎盛,在宋初遭火焚水淹后尘封于地下。

此次发现的寺庙遗址始建于唐末,毁于五代宋初,经历两次重建,整体布局较为完整。记者在考古发掘现场看到,地上裸露出的寺院红墙经过千年的侵蚀依旧清晰可见。破瓦残片夹杂在泥土中,考古工作者正小心翼翼地清扫着。

据晋阳古城遗址考古发掘队领队韩炳华介绍,此次考古发现寺庙的正殿、西厢房和东厢房,正殿建筑于台明之上,根据柱础位置和排列规律判断,正殿面阔3间,进深2间,殿前有檐廊。整个寺庙设南北中轴线,正殿位于中轴线北端,东西厢房左右对称。“由于天气原因,部分未完成的工作需日后继续开展。”

韩炳华介绍,从2012年至今,考古队重点对晋阳古城西部地区进行调查、勘探和局部试掘,发现了不同时期的城墙遗址,揭示了西南城墙从汉晋至唐经过了三次大的营建、扩建和修补过程。发现战国、北朝、隋唐、五代、金元、明清时期灰坑、窑址、建筑基址、墓葬等各类遗迹30余处,出土大量筒瓦、板瓦、瓦当等建筑构件。

此前还发现了两件分别刻有“大魏兴和二年造”(公元540年)和“大齐天保元年造”(公元550年)纪年的建筑构件,该物件上主体装饰纹样在北朝时期较为少见。而这两件建筑构件最令考古界重视的是,其可为推断北朝时期的晋阳城城市布局提供重要的导向价值。

晋阳古城遗址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2001年被列入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十一五”中国百处大遗址保护项目之一,2010年获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

相关新闻:

“2016迎春艺术品拍卖会”元月17日相约希尔顿大酒店

石家庄珠宝玉石古典红木收藏博览会将于1月8日开幕

中国艺交所邮币卡交易中心河北体验店开业

艺术品入投资组合 增强投资防御能力

玉石市场:新兴品种占据半壁江山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