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发行支持县域中、小涉农企业 8年来从未出现不良贷款(2)
取得成效
依靠银企双方的良好互动,农发行唐县支行支持的几家企业实现了跨跃式发展,在上缴利税、解决就业以及带动周边产业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河北汉唐牧业有限公司由2006年初一家注册资本只有50万元的小型生猪养殖场发展到现在注册资本3900万元、年存栏生猪10万头的集种猪培育、仔猪繁育、商品猪育肥的大型养殖公司,成为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当地10万户农民的玉米种植。
河北唐龙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从单一的棉纱织布发展成为集加工籽棉、棉纱、坯布和家纺用品的企业集团,公司注册资本从3642万元扩充到8468.5万元,河北银浪棉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也从50万元扩充到1800万元,上述两家棉业企业消化了本地及周边县的2.5万户棉农和6万多亩的籽棉。
几点启示
政策性银行的商业性贷款业务大有可为
近年来,包括农发行在内的政策性银行改革不断加速,虽然农发行的商业性贷款业务在开展过程中,2009年末曾达到21.3%的高不良率,但农发行唐县支行对商业性贷款防范风险的做法表明:只要管理到位,利用好自身贷款额度大、利率低的优势,政策性银行开展商业性贷款业务风险是可控的,开展商业性业务是可行的、可持续的,政策性银行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
“支农”、“支小”完全能够实现银企“双赢”
长期以来,县域涉农行业、小微企业都被银行业认为是“鸡肋”,贷款风险大、管理成本高、盈利能力弱。农发行唐县支行的做法表明:“支农”、“支小”是银行业生存、发展的基础之一,只有真正俯下身子,以客户为中心,真正为客户着想,银企双方实现良性“互动”,才能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银行业“支农”、“支小”的关键是把控风险
涉农行业、小微企业法人大多治理结构不健全、财务制度不完善、抵质押物不充分等问题一直影响着银行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农发行唐县支行遴选优质客户、严格贷款“三查”、坚守封闭管理等做法,为银行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同时也表明:“支农”、“支小”的关键是把控风险,而不是回避风险或者因“险”拒贷。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保供应惠民生 锦绣大地业态升级获点赞
- 2中国街机沉浮史,飞凡杯CGL赛事助力行业升级
- 3百度外卖深化高端品质路线 打造多方共赢生态
- 4国企藁开深耕石家庄28年 实力巨献品质人居康德
- 5在石家庄被限购无法买房?到这些地方去看看
- 6“限售令”撞上“房企抢地大战” 购房者关注的
- 7石家庄限购升级加限售 新四区楼市更火热!
- 8国庆遇上中秋节长假就来庄里看房 这些实力楼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