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金融 河北财经 正文

农发行支持县域中、小涉农企业 8年来从未出现不良贷款(2)

时间:2012-11-19 19:26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取得成效

依靠银企双方的良好互动,农发行唐县支行支持的几家企业实现了跨跃式发展,在上缴利税、解决就业以及带动周边产业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河北汉唐牧业有限公司由2006年初一家注册资本只有50万元的小型生猪养殖场发展到现在注册资本3900万元、年存栏生猪10万头的集种猪培育、仔猪繁育、商品猪育肥的大型养殖公司,成为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当地10万户农民的玉米种植。

河北唐龙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从单一的棉纱织布发展成为集加工籽棉、棉纱、坯布和家纺用品的企业集团,公司注册资本从3642万元扩充到8468.5万元,河北银浪棉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也从50万元扩充到1800万元,上述两家棉业企业消化了本地及周边县的2.5万户棉农和6万多亩的籽棉。

几点启示

政策性银行的商业性贷款业务大有可为

近年来,包括农发行在内的政策性银行改革不断加速,虽然农发行的商业性贷款业务在开展过程中,2009年末曾达到21.3%的高不良率,但农发行唐县支行对商业性贷款防范风险的做法表明:只要管理到位,利用好自身贷款额度大、利率低的优势,政策性银行开展商业性贷款业务风险是可控的,开展商业性业务是可行的、可持续的,政策性银行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

“支农”、“支小”完全能够实现银企“双赢”

长期以来,县域涉农行业、小微企业都被银行业认为是“鸡肋”,贷款风险大、管理成本高、盈利能力弱。农发行唐县支行的做法表明:“支农”、“支小”是银行业生存、发展的基础之一,只有真正俯下身子,以客户为中心,真正为客户着想,银企双方实现良性“互动”,才能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银行业“支农”、“支小”的关键是把控风险

涉农行业、小微企业法人大多治理结构不健全、财务制度不完善、抵质押物不充分等问题一直影响着银行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农发行唐县支行遴选优质客户、严格贷款“三查”、坚守封闭管理等做法,为银行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同时也表明:“支农”、“支小”的关键是把控风险,而不是回避风险或者因“险”拒贷。

相关新闻:

石家庄去年专利权质押贷款超7000万

政府银行合力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三年600亿贷款将支持我省

河北省地方政府严控融资平台贷款风险

贷款利率放开石家庄本地市场反应波澜不惊

河北4个新能源项目获3200万美元世行贷款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