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竹年画传承千年 鲁迅曾收藏《老鼠嫁女》
近日,一批以绵竹年画的形式来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列宣传画,悄然出现在德阳街头,让熟悉这种“非遗”艺术的市民多了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很多人没想到,传承千年、色彩鲜艳的这一四川民间艺术,成为弘扬时代精神的有效载体。
创新
传统文化植入时代精神
游客说“没想到表现时代主题也很生动”,专家说“描绘时代、引人向善一直是绵竹年画的传统”
3月30日,绵竹市剑南古街四汇斋年画公司门口,一组蓝色为底、色彩艳丽的年画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原来,这些都是绵竹年画艺人新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年画。工作人员热情地对画面一一解读,游客恍然大悟,连称“有意思”。成都游客黎小婉感叹,“一说起绵竹年画,大家就想到赵公门神或者二十四孝等传统题材,没想到表现时代主题也很生动。”
四川大学民俗学教授毛建华介绍,绵竹年画,在古代就有劝人戒赌的《猴子烫猪》、教人尽孝的《二十四孝》,后来屡有农村大丰收等作品……如今的绵竹年画艺人主动将题材瞄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毫不稀奇,“因为描绘时代一直是绵竹年画自觉遵守的传统,它也一直承担着潜移默化、引人向善的功能。”
《二十四孝》
在绵竹年画的发展史上,赵公门神、《二十四孝》等题材堪称经典。绵竹年画为何选择了大量的忠孝题材?毛建华认为,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正能量”。当年,“安安送米”的故事就发生在今天的德阳孝泉,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锐是绵竹人,诸葛亮儿孙在绵竹战死,当地人也为他们修建了双忠祠。“绵竹地区民风质朴,善良忠义,其年画也承载了这个传统。”忠、孝、善等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至今仍有其积极意义应该得到弘扬。
作为全国四大年画之一的绵竹年画,一直备受老百姓喜爱,鲁迅先生就曾收藏过一幅绵竹年画《老鼠嫁女》。随着时代变迁,现在的广大乡村也鲜见年画身影。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绵竹年画如何紧扣时代脉搏,创作百姓喜闻乐见的产品?
去年,天津杨柳青年画、山西临汾剪纸等民间艺术加入“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阵容,这让绵竹木版年画产业发展基地负责人曾涌灵机一动,“绵竹年画色彩艳丽、造型生动夸张,同样适合公益广告的表现。”
就此,绵竹年画探索着走上一条植入时代精神、创新作品内容的路子,力图使四川特色、四川表达像杨柳青、泥人张一样,为全国人民所熟知。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感受唐山魅力 2017唐山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正
- 2保供应惠民生 锦绣大地业态升级获点赞
- 3中国街机沉浮史,飞凡杯CGL赛事助力行业升级
- 4百度外卖深化高端品质路线 打造多方共赢生态
- 5国企藁开深耕石家庄28年 实力巨献品质人居康德
- 6在石家庄被限购无法买房?到这些地方去看看
- 7“限售令”撞上“房企抢地大战” 购房者关注的
- 8石家庄限购升级加限售 新四区楼市更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