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金融 收藏天地 正文

景德镇仿古瓷利益链:利润番10倍 顶级仿品10万一件(3)

时间:2012-10-24 14:28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无序的行业现状

据说,像老药这样的仿古高手,景德镇不下数十位。每一位高手背后,都有一个团队和秘密的销售渠道。

业内流传着这样一则关于景德镇陶瓷的故事:某地海关截获了一批欲出境的瓷器,经认定属于国家一级文物。当工作人员将携带瓷器的“文物贩子”扣留起来查问时,这位“贩子”称其携带的都是现代的高仿品,并非真正的古董,但海关的工作人员和鉴定专家们都不相信他的说法。情急之下,他只好请来这批“古董”的真正作者——景德镇的制假师傅,并现场做出一模一样的高仿瓷器,最后他才被释放。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个版本,真假难辨,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景德镇瓷器仿古技术的高超。

虽然这些仿古高手大多奉行“制假、示假、卖假”的原则,但他们无法保证他们的买家在购买这些高仿古瓷后不会以真品的名义销售。

古陶瓷研究者赵平源认为,真正的古瓷不仅具有收藏价值,还是研究陶瓷文化的重要参考,但是高仿古陶瓷的出现,对上述二者都带来了不小的影响。“这些源自景德镇的高仿古瓷品,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市场。最终出现的结果是:花高价,买到了高仿品;遇到了真品,却不敢下手。让古陶瓷市场陷入一种更加无序的状态。”

无论是在景德镇本地举行的国际陶瓷拍卖会上,还是在北京、杭州等一些拍卖会上,均出现过高仿假瓷。除了损害竞拍者的权益,也有损拍卖行的公信力。事实上,有部分拍卖行主动到景德镇订制高仿古瓷,骗过了鉴定专家,最终使这些高仿瓷品以真品的形式流入了市场。

但这种愈演愈烈的制假现象,已经影响到了整个陶瓷艺术市场。于本届陶瓷博览会期间举行的国际陶瓷拍卖会上,参加拍卖的198件作品,有125件最终流拍。成交的73件作品中,最高价格也仅为60万元,不及三年前的拍卖会上782万元 “天价”的十分之一。

“古瓷市场受到的冲击虽然没有这么明显,但也有一些。”赵平原认为,当地只有正确引导这些仿古高手,制定市场规则,才能扼住陶瓷艺术市场的下行趋势。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