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信基金盈利乏力沦为鸡肋 转让搁浅夹缝求生
日前,国盛证券转让江信基金股权申请被终止的消息备受市场热议。然而,国盛证券欲收购国联安基金转让江信基金股权失败的背后,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江信基金已遭遇到大股东的“移情别恋”,背后的原因与江信基金盈利能力不佳、规模增速缓慢不无关系,这家成立已满四年的基金公司至今尚未实现突围,而在今年公募监管趋严、靠委外定制基金实现弯道超车受阻的当下,江信基金未来该走怎样的路径,突破小型基金公司发展桎梏也成为摆在眼前的难题。
转让搁浅
今年1月26日,上市公司国盛金控发布公告宣布,旗下全资子公司国盛证券拟向中江国际信托转让所持江信基金30%股权,并参与竞购国联安基金51%股权。不过,事件最终以受让方中江国际信托不符合股东资格致使转让事宜落空告终,而颇具戏剧性的是,国盛证券此前也因不满足受让方资格要求与国联安基金失之交臂。
4月6日,国盛证券以收到江信基金转发的《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终止审查通知书》,为这出转让风波画上句号。公告显示,终止审查的原因是,由于受让方中江国际信托不符合《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江信基金已向证监会申请撤回股东变更申请文件,证监会决定终止对该行政许可申请的审查。
据了解,中江国际信托收购江信基金股权失利与其此前遭受处罚不无关系。2015年银监会曾因中江国际信托违规将管理的多个不同信托计划投资于同一项目,且单个信托计划的实际投资人突破规定人数限制;违规向公司股东发放信托贷款且涉及资金挪用;违规委托非金融机构推介信托项目等行为,对中江国际信托做出罚款60万元的行政处罚。
也正是由于上述行政处罚,中江国际信托违反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规定中主要股东最近三年没有因违法违规行为受到行政处罚或者刑事处罚的规定,间接影响了中江国际信托对江信基金的收购事宜。值得一提的是,受让方中江国际信托实际上为国盛金控的股东,也就是说,即使国盛证券成功转让江信基金30%股份,江信基金的实际控制人并无太大变化。
需要指出的是,国盛证券可谓接连遇挫,除了江信基金股权转让失败外,早在竞购国联安基金股权事宜上,也同样因“不符合受让条件”而折戟。
国盛证券收到的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受让资格审核意见反馈函》中指出,国盛证券主要在两方面不符合受让资格,一是转让方国盛证券不符合新基金法“一参一控”规定;第二是即便国盛证券出让了江信基金30%的股权,但根据国联安基金《公司章程》第二十三条规定,“任何人,若出让境内任一基金管理公司股权不满三年,不得成为本公司股东”。由此,国盛证券错失了对国联安基金的竞购。
值得深思的是,尽管最终国盛证券铩羽而归,但不可否认,对于江信基金来说,大股东国盛证券在积极竞购国联安股权一事上,已显露出“移情别恋”之意。
盈利不佳
那么,成立已有四年的江信基金缘何遭到国盛证券的抛弃呢?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江信基金盈利能力不佳或是重要原因之一。
国盛金控2016年年报数据显示,江信基金去年在营业收入与净利润两项指标中均出现数据下滑,江信基金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8477.92万元,较2015年底9414.17万元的营业收入同比下滑10%,去年实现净利润908.91万元,同比下滑50%。
赚钱能力不足的背后,是江信基金投研实力欠缺、产品结构单一等问题的存在。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末,江信基金旗下共有“江信聚福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基金”、“江信汇福定期开放债券型基金”等6只基金产品,仅有中长期纯债债券基金、偏股混合基金、混合债券基金三种产品线。不难看出,江信基金成立以来在产品线的布局上较为单一,尤其是在权益类产品上。
在投研能力方面,江信基金旗下产品业绩也表现平平。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去年成立的3只债券型基金自成立以来收益为负,江信汇福、江信祺福A/C、江信添福A/C亏损幅度分别达到3.15%、1.05%和1.35%。而从今年以来的收益率上看,江信基金旗下可比的5只债券型基金中也仅有江信洪福1只跑赢同类债基0.46%的平均收益水平,其余均现亏损。
产品线结构单一以及业绩平平的表现,也使得江信基金的规模排名一直没能摆脱倒数的尴尬。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江信基金规模不足40亿元,被同期成立的基金公司远远甩在身后,规模增长乏力,排名节节下滑,也不免令股东方大失所望。
数据显示,2014年江信基金资管规模为8.93亿元,在可比的94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83位。2015年江信基金规模实现攀升,年末规模达到29.19亿元,但相较牛市中基金公司整体的扩张速度,江信基金已然掉队,当年规模排名下滑6位至第89位。2016年江信基金以33.45亿元的资产规模,排名第93位。
夹缝求生
纵观几乎与江信基金同时期成立的多家基金公司,早已实现规模上的突围,部分基金公司甚至跻身百亿规模行列。
如同样成立于2013年1月的前海开源基金,经过四年的发展,截至去年底公司资产规模达到607.24亿元。成立于2013年3月的中加基金、2013年10月的国寿安保基金,截至去年末,资产规模分别达到413.59亿元、782.78亿元。而此时,江信基金资产规模还不足40亿元。
从江信基金旗下超七成产品为偏债型基金不难看出,该公司试图依靠发行固定收益类产品实现规模扩张,尤其是机构委外定制基金。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末,江信基金旗下规模最大达到13.9亿元的江信聚福,机构投资者占比高达91.6%。另外,规模达到7.33亿元的江信同福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机构投资者占比超97%,江信祺福A的机构投资者占比也同样超99%。
然而,在今年委外定制基金发行监管趋严,且债券市场仍处震荡调整的当下,基金公司依靠委外定制基金实现规模扩张的路径已愈发艰难。事实上,同江信基金一样,诸多小型基金公司存在业绩不突出、盈利能力较弱而不被股东方看好的问题,随着公募基金牌照的放开,基金公司不断扩容,基金行业竞争越发激烈,小型基金公司生存发展更是举步维艰。
北京一家次新基金公司相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坦言,在银行系基金公司和发展多年的老牌基金公司的挤压下,小公司别说盈利,甚至连生存都存在问题,目前能做的就是对于新的基金种类或者新型销售模式都会主动积极尝试,毕竟有总比没有好,后期也不排除引入新股东的方式来推动公司长线发展。
对于江信基金来说,又会通过怎样的途径和方式来实现突围和发展,摆脱眼下小型基金公司普遍存在的鸡肋尴尬呢?北京商报记者试图联系江信基金,但截至记者截稿尚未联系到江信基金相关负责人。
在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群航看来,小型基金公司若想突破生存困境,更需要具备对敏锐洞察投资风向的能力,未来公募FOF发展前景广阔,由于公募FOF产品作为一种新型基金产品,各家基金公司都是处于同一起跑线,小型基金公司和次新基金公司可把握机会做大规模实现弯道超车。
另外,在今年的基金业金牛奖论坛上,安信基金总经理刘入领表示,基金公司要想更长远的发展,需要在公司治理的层面上有更好的制度安排来呼应和保障事业部机制的健康运行。管理层持股就是最理想的治理层面的制度安排。
北京商报记者 崔启斌 王晗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